冬至上茅山拜神祈福------喜逢新运称心田
12月20号到江苏金坛市为客户迁坟调风水,茅山在金坛市边,21日是冬至,传说是世界未日,西方的谣言,我们不信的!上茅山拜神祈福,求得茅山灵签之第三十六签上吉:“君今百事且随缘,水到渠成听自然,莫叹年来不如意,喜逢新运称心田。”
茅山是指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,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,被道家称为“上清宗坛”。有“第一福地,第八洞天”之美誉!
早在汉代,陕西咸阳,有茅氏三兄弟,兄茅盈,二弟茅固,三弟茅衷,看破红尘,写下“春日才看杨柳绿,秋风又见菊花黄,荣华终是三更梦,富贵还同九月霜”的感叹,遂寻山修道。他们披星戴月,餐风宿露,昼夜兼程,行至黄海之滨,见一高山,林木参天,绿荫蔽日,芳草如茵,香茅遍地,便留山隐居,修道养性,采药炼丹,济世救人。日久,茅氏兄弟,终成正果,名列仙班。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,称他们为三茅真人,称山为三茅山。慕名来山学道者、求医者,不绝于途。其时,江南金坛一带,瘟疫流行,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,医术高明,能治百病,便来人求治,三茅真人欣然前往,居句曲山华阳洞。经真人救治,病愈者数百人。三茅真君仙逝后,人们感恩戴德,建庙山巅,塑像供祀。
茅山道术是中国传说中神秘的道术,施展开来能够驱鬼、降魔,令人心生敬畏。时至今日,偶尔出现的所谓茅山法门多见于附道外道的民间巫术。茅山道士多是以捉鬼降妖而名闻于世的,殊不知茅山宗的教义精华却跟这些毫无瓜葛。
茅山,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,又是道教上清、正一、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。
上清派是在晋朝时形成的一个道教派别。以《上清经》(《上清大洞真经》)、《黄庭经》为主要经典,奉魏华存为开派祖师,以元始天尊、太上道君为最高神。在上清派发展史上,发展和传播上清经系的主要是杨羲,许谧和许翙等。上清派强调人体内精气神的修炼,重登斋入靖、存思诸神形象,不重炼外丹。该派开创人物认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、即可升入“上清”,比天师道的“太清”更高。上清派的开创人物均为士族出身,有较高的文化修养,和统治阶级上层亦有联系。上清派多重于个人精、气、神的修持法,不重符箓、斋醮和外丹、贬斥房中术,上清派的出现,反映了民间道教转向士族(士大夫)道教发展的变化。
茅山道法实际流传法术种类:“五雷掌法”“解五雷掌法”“肚痛法”“解肚痛法”“罗汉仙法”“解邪术法”“止血仙法”“跌打梅山法”“紧箍咒” “隔山止血法”“勾魂法”“收神魄法”“华佗仙师法”“观音仙法”“黑扎法” “止痛消肿法”“千斤定” “咽喉骨鲠法”“止痛华佗仙法”
巫术主要有五种用法,分别是避邪、招魂、诅咒、祈求帮助和驱鬼。
避邪:利用一定的物件或符号来使邪灵、恶鬼等不敢来犯。避邪物一般会装饰在建筑物、汽车或工具上。据说这是「打鬼」的姿势,鬼看见就会害怕,不敢接近。
招魂:用巫术把失落的三魂七魄招回来。招魂术不仅用于於人,也适用于动物和植物。以前小孩病了,古人往往以为是部份灵魂失落,故拿着小孩的衣服去村外呼喊小孩的名字,为其招魂。有时也会为出走多年或客死异乡的长辈招魂。
诅咒:借助语言的魔力,达到加害对方的目的。最简单的形式是面对面的诅咒,例如诅咒别人不得好死、千刀万剐和打小人等。
祈求帮助:指人们以一定方式,祈求自然界力量或鬼神来帮助自己实现某种目的。如古代求雨,多拜龙王,如拜祭不成时,便要施巫术,逼龙王下雨。如龙王游街,暴晒龙王,把井水掏干等等。
驱鬼:是对鬼施行的一种攻击性道术(巫术)。在生产、建房、治病、丧葬中经常使用。这是民间巫师的最主要的工作。例如以前巫师为病人治病时,会让病人坐在门口,头顶盖著一个竹簸箕,摸着病人的头大叫「把害人的鬼抓住,快抓住他」,同时命助手持铁铲把火塘灰撒向病人头,利用灰把鬼赶走。
得道飞升台
茅山符箓
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,全称正一盟威天师道,又名五斗米道,因救助他人,受救助的人以五斗米作为报酬而得名。此之后是在天师道,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,以龙虎宗为中心,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。
龙虎宗大约形成于唐代后期。两宋时,与茅山、阁皂二宗并称“三山符箓”,宋室对三宗首领的礼遇和支持几乎不分轩轾,三宗的势力也在伯仲之间,茅山宗的发展还常常略胜一筹;且彼此都是平等的,并无隶属关系。
正一道士可以不住宫观,可以娶妻生子,被称为“火居道士”。非斋期不戒酒肉,收徒传教,但约定俗成父不传子,火居道士平时穿俗装,住在家中从事各种非宗教职业,遇有喜庆丧葬才去做法事,火居道士在平时活动中,与一般群众没有太大区别。
全真道也称全真教,中国道教的重要派别,于金代由王重阳于山东宁海所创。 提倡三教合一,三教平等,认为儒、释、道的核心都是“道”。其宗教实践的原则是“苦己利人”、“利人利己”。而且实行出家制度,道士不可婚娶。
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,不尚外丹符箓,主张性命双修,先修性,后修命。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 ,除情去欲,识心见性,使心地清静,才能返朴归真,证道成仙。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,严守戒律,忍耻含垢,苦己利人。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,从跪香、逐出直至处死。
全真教在明代政治地位一落千丈,但始终代表道教正宗。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,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,现在是中国道教协会的所在地。